新闻中心 / NEWS

浙江秦山核电站

发布时间:2018-12-14    来源:尚核电力

秦山核电站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地处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100%控股,秦山核电公司负责运行管理。

秦山核电站采用目前世界上技术成熟的压水堆,核岛内采用燃料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3道屏障,能承受极限事故引起的内压 、高温和各种自然灾害。一期工程1985年开工,1991年建成投入运行。年发电量为17 亿千瓦时。二期工程将在原址上扩建260万千瓦发电机组,1996年已开工。三期工程由中国和加拿大政府合作,采用加拿大提供的重水型反应堆技术,建设两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于2003年建成。

201511217时,秦山核电厂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2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至此,秦山核电基地现有的9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656.4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成为目前国内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装机最大的核电基地。

 

历史沿革

一期工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主导推进,于1985年动工,199112月首次实现并网发电,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投产的唯一一套核电机组。机组在测试运行了两年之后,正式入商业运营。如今,秦山核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290万千瓦,已成为中国一处大型的核电基地。

电站规模

秦山核电站位于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是中国大陆建成的第一座核电站。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秦山镇双龙岗,面临杭州湾,背靠秦山,这里风景似画、水源充沛、交通便利,又靠近华东电网枢纽,是建设核电站的理想之地。秦山核电站是中国大陆第一座自己研究、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核燃料元件等重要设备都由我国自己制造,进口设备主要有反应堆厂房环形吊车、压力壳、主泵等,电站动力装置主要由反应堆和一、二回路系统三部分组成。秦山核电站设计广泛采用了国外现行压水堆核电站较成熟的技术,并进行了相当规模的科研和试验工作,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

穿过隧道是二、三期核电基地。二期工程是国家八五期间的重点工程。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浙江省、上海市等投资联营建设的,规模为两台60万千瓦核电机组的商用核电站,已分别于200226日和200453日建成发电。秦山核电站三期总装机容量为两台728兆瓦核电机组,是中国与加拿大联营建设的,二台机组分别于20021231日和2003612日建成发电。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于2010105日投入商业运行,二期扩建工程4号机组201248号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至此,秦山核电基地运行机组数量达7台,总装机容量达432万千瓦,年发电能力为330340亿千瓦时,成为我国运行机组数量最多的核电基地。

秦山核电站总投资17多亿元,所产生的清洁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入华东电网,有助于缓解浙江省和长三角区域长期的能源供应吃紧状态。

 

建设意义

秦山核电站是中国大陆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地处浙江省海盐县。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100%控股,秦山核电公司负责运行管理。

秦山核电站工程建设自1985320日开工,19911215 日并网发电。秦山核电站的建成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标志着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同时被誉为国之光荣。秦山核电站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中国军转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秦山核电站于19944月投入商业运行,19957月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秦山核电站在自2002年至2005年的第六、七、八个燃料循环内,分别连续满功率运行331天、443天和448天,连续三次刷新国内核电站运行的最好纪录。作为原型堆能够达到此记录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在2002WANO性能指标综合指数评价中,秦山核电站提前达到世界压水堆核电站的中值水平。秦山核电站投入运行十四年来,安全稳定运行业绩良好,截止到20051215日,累计发电260亿千瓦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为秦山二、三期的建设提供了建设滚动资金。作为原型堆核电站,在该项目立项时,就十分明确地指出了其目的是:掌握技术、总结经验、锻炼队伍、培养人才。

秦山核电公司负责秦山核电站的运行和管理,积极与国际接轨,向世界同类电站的先进水平迈进,采用国际通用的核电站综合性能指标来要求和考核核电站的运行水平,引进推行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法,不断改善提高安全运行水平。经过十四年管理运行实践,实现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掌握技术、积累经验、培养人才,为中国核电发展打下基础的目标。


版权所有 山东尚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济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博大路 鲁ICP备150288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