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NEWS

这艘名叫制造业的巨轮终将搁浅

发布时间:2019-08-13    来源:尚核电力

在迈向21世纪的旅途之中,在互联网越加发达的今天,全球制造业活动已经显著放缓,备受关注的贸易战却可能不是罪魁祸首。相比富裕国家,世界经济的前景与中国经济改革和抑制贷款乱象的努力之间的关系可能更为密切。



随着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间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市场做出了积极反应。但自2018年初以来,许多经济指标还是录得显著下滑。全球制造业活动已经放缓(见图表)。德国和日本等特别依赖贸易的经济体深受影响。欧元区的工业生产水平在过去一年里出现下降。日本和韩国均报告1月出口下滑。过去一年,世贸组织的全球贸易展望指数一直在下降,2月跌至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即使在对贸易依赖程度较低的美国,1月工业生产也出现萎缩。


 

为什么全球制造业的上升趋势急转直下?人们很容易将这种逆转归咎于特朗普。实际上,中国对出口国的命运有巨大的影响。例如,德国已经开始依赖中国对其资本货物的极大胃口。正如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经济学家布拉德·塞瑟(Brad Setser)近期指出的那样,中国供国内消费的制成品进口的下降幅度超过了“加工进口”(即中国用于生产出口产品的进口品)。中国的美国商品进口量已大幅下跌,从世界其他地区的进口量也有所下降。

 

我国对全球产品的“胃口”则与国内政策密切相关。在大规模刺激的支持下,中国熬过了十年前的那场全球金融危机。2015年,中国将重心转向经济改革,并试图摆脱对信贷的依赖。经历了波折重重的金融市场改革和又一轮刺激后,中国开始了一轮让稳健的德国人都会汗颜的财政紧缩政策。2017年初以来,中国的扩增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经缩小了约6个百分点。国内需求随之减弱。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也许都押着相同的韵脚!当前中国制造业复苏尽管已经迈出了产能收缩的“一小步”,但从这“一小步”到制造业全面复苏的“一大步”之间,可能并非随着时间推移即可自然过渡。如果没有经济增长动能更有效的切换(特别是实体去杠杆的实质推进),没有生产率革命带来总需求的强劲扩张,制造业投资或将重复美国1984-1994年的故事,企业盈利依靠“垄断溢价”获得改善,投资在供给与需求的相互磨合匹配中窄幅波动,一如或已走上“L型”那一横的中国经济。


版权所有 山东尚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济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博大路 鲁ICP备150288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