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NEWS

核电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前瞻

发布时间:2021-08-17    来源:尚核电力

核电作为国家名片和国之重器,实现了诸多创新成果。那么,当前作为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的国家战略性产业,核电产业科技创新的势头如何?

首先,与“风光”等新能源产业相比,核电产业投资大、研发和建设周期长,产业链联动效应明显。一般情况下,单个项目投资动辄上百亿,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建成,导致创新成本高,创新周期长,创新成果显现较慢。例如,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从初始研发到开工建设,历程长达近20年。另外,相关设备研发制造紧密依托项目本身,全周期投资和成果落地也并非一蹴而就。技术含量高、工艺难度大的关键设备或核心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没有掌握,短板依然存在。

其次,任何一个产业要持续创新,都离不开产业规模和市场需求的支撑,核电更是如此。过去十年,我国核电发展政策几经调整,总体在相对谨慎的政策引导中稳步发展,业主和制造企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项目少、订单少,甚至有些大型制造企业在用其他业务支撑核电业务生存,有些民营制造企业更是受核电业务拖累,陷入生存危机而一蹶不振。

第三,产业协同不够,或者说产业壁垒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新的意愿和程度。正如业内专家所言,部分已经国产化的设备难以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有些设备因研发及转换成本高昂而与成熟产品市场价格存在矛盾,导致无法应用,加之企业之间各自为政,关起门来搞研发,优质资源无法统筹协调,导致好技术、好成果只能当展品,无法成为产品,更无法创造价值。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引领变革。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赋予中国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新的历史使命,也给所有低碳能源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在此背景下,核能要与“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同台竞技,必须客观认识到科技创新的紧迫性和客观制约条件,尽快补短板、强软肋,以求更多发展空间,助力低碳能源体系建立和社会经济绿色发展。




来源:尚核电力

版权所有 山东尚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济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博大路 鲁ICP备15028832号-1